欢迎访问 中华历史故事网www.lishi54.com

晚清时期琉球王国如何被日本吞并

时间:2013-05-11 责任编辑:中华历史故事网 点击:

   清朝御赐的琉球国王之印

  
  在古代汉语中,“石之有光者”谓之“琉”,“美玉”谓之“球”。琉球群岛,正是一串撒落在太平洋上的美玉。
  
  琉球位于中国台湾岛和日本九州岛之间,依东北、西南走向依次由奄美诸岛、冲绳诸岛和先岛诸岛组成,蜿蜒1000公里,总面积4600平方公里。从名字也能看出它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372年(明洪武五年),琉球中山王察度遣使来华,琉球正式成为中国的藩属国。此后500多年,中国与琉球始终保持着宗藩关系。
  
  随着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大门,老大帝国自身难保,与周边小国之间的固有秩序也土崩瓦解。师法西方列强而迅速崛起的日本一步一步挑战着清王朝的权威,吞并琉球只是它计划中称霸全亚洲的第一步。
  
  琉球呼救
  
  1875年(清光绪元年),同治帝驾崩,光绪帝即位。在帝国时代,没有什么比新君登基更重要的事了。然而令清政府纳闷的是,作为藩属国的琉球对于如此重大的国家典仪竟毫无表示。
  
  自1372年(明洪武五年)琉球中山王察度遣使来华,正式成为中国的藩属国以来,中国与琉球已保持了500多年的宗藩关系。起初,琉球每岁一贡,贡船两只。后来,明政府觉得接待起来太麻烦,便让他们隔年一贡。明亡清兴,琉球又跟清王朝接续了这种宗藩关系。在与藩属国的关系上,中国一直奉行“厚往薄来”的原则。因此,琉球每每朝贡后,都能带着数倍于贡品的礼物满载而归。在这种朝贡体制中,琉球是实际的受益方。其中最突出的例子是明太祖朱元璋派“闽人三十六姓”进入琉球。他们不但给琉球带去了生产技术,还带去了中华文明。后来“闽人三十六姓”的后裔,很多都成为琉球国的股肱之臣。由于受益良多,500年来琉球对中国的朝贡从不怠慢。就连负责接待琉球使节的闽浙总督何璟都称,琉球“岁修职贡,较诸国最为恭顺”。
  
  然而,就是这个最恭顺的属国在新君登基的大日子里,竟没有露面。此时,他们正面临着来自日本的灭顶之灾。
  
  日本与琉球的纠葛,说来话长。1609年,日本萨摩藩主岛津氏出兵琉球,毫无武力防御能力的琉球束手就擒。萨摩藩强迫琉球向其纳贡。琉球从此成为中日两国的属国。只是,两个多世纪以来琉球并未向清政府言明其两属的尴尬处境,而相隔大海,清王朝竟也没有察觉。
  
  1872年,日本明治五年。明治维新刚刚拉开序幕,日本国内还危机四伏,但日本已经显露出其对外扩张的野心。1872年,日本鹿儿岛县参事大山纲良来到琉球,软硬兼施地要求琉球王尚泰派使节团前往日本庆祝明治新政。不明就里的琉球使团刚到日本,就收到了明治天皇“琉球藩叙列华族”的表文。天真的琉球使节当时还没有意识到,日本已剥夺了琉球作为独立国家的地位,强行把它变成了自己的一个行政区。不过,日本明白若想真正把琉球攥在自己的手心里,光换个称呼还不够,割断琉球与中国的宗藩关系才是问题的关键。
  
  三年后,日本内务大丞松田道之以钦差大臣的名义来到琉球,宣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包括禁止向中国纳贡,禁止使用清朝年号,对华贸易由日本全权负责等。这个所谓的“改革”,就是要阻断琉球与中国的联系,把琉球的主权控制在自己手中。
  
  琉球王尚泰这才发现自己已经成为日本人砧板上的鱼肉。琉球朝野把保存自己国家的唯一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他们向日本人苦苦哀求:只要保留对中国的宗藩关系,其他一切条款都能应允。在给日本政府的上书中琉球人写道:
  
  自归清国版图,以其保护声援,乃可无忧外患,自建为国。有古来风俗之礼乐政刑、自由不羁之权利,上下雍睦,安居乐业,若离清国必失自由权利而招掣肘之累,国家岂可永葆?父子之道既绝,累世之恩既忘,何以为人,何以为国。
  
  这段文字至今读来仍令人动容,琉球对中国的情义,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琉球的哀告并没有打动日本人,日本陆军大将西乡隆盛率三万人马大兵压境。眼看亡国在即,琉球王尚泰只有最后一步棋可走——派密使前往中国求救。1876年12月10日,尚泰的姐夫紫巾官向德宏与通事蔡大鼎、林世功等人,乔装改扮,躲过日本人的监视,乘一小船前往中国。由于风向不顺,向德宏等人的船竟在海上漂泊了将近半年,直到第二年4月2日才抵达福州。
  
  到达福州后,向德宏等人拜见了闽浙总督何璟和福建巡抚丁日昌,呈递了琉球王的咨文,请求清政府代纾国难。收到琉球的求救信,何璟感到有点纳闷,琉球地瘠民贫,日本何必兴师动众要灭琉球国呢?虽然,他在给总理衙门的奏报中也称:“若不代为陈情,何以宣朝廷绥远之恩,慰藩服瞻依之念”,但对于琉球与日本的纠葛,无论是何璟还是总理衙门都抱着审慎的态度,因为就在几年前,中国刚刚吃过日本的亏。
  
  牡丹社事件
  
  1871年11月,一艘满载着土特产的琉球船只在海上遇到飓风,被刮到了台湾。66名船员奋力凫水,才算登了岸。万万没想到,他们闯入了台湾原住民部落——牡丹社的领地。台湾原住民生性彪悍,不但剥了琉球人的衣服,还把他们扣在了部落中。当琉球人试图逃走时,牡丹社生番大开杀戒,一下子砍死了54个琉球人。剩下的人一路狂奔跑到附近的保力庄,遇到当地汉民杨友旺才得以幸免。事后,亲历者陈阿三回忆那惊魂一幕时说:他们看到两个异族人惊慌失措地从森林中跑出来,似乎在呼救。阿和(杨友旺之弟)在地上写字问他们是什么人。两个异族人写道:我们是琉球人,同伴多人惨死于番人刀下。看到有救了,他们大声招呼藏在林中的琉球人赶紧出来。这时,牡丹社番人也循声而来。由于杨友旺平日与番人做生意,会说番话,他跟番人交涉,用酒、牛、猪、布等物品换回了琉球人的性命。
  
  杨友旺把幸存的琉球人交给了当地政府。清政府历来视当地生番为化外之人,无法绳之以法,所以遇到生番杀害藩属国海员这类事,清政府往往都给受害者发一笔丰厚的抚恤金,再送他们回国了事。对于牡丹社事件的受害者,清政府也如此处理。
相关文章推荐:
  • 毛泽东如何治理官员“好色”
  • 7万日本妇女沦为美军“慰安妇”
  • 中国人不得不记住的十个日本人
  • 小日本切腹自杀全过程
  • 历史上真实的“日本鬼子进村”照
  • 日本凶残小学生写真爆红
  • 毛泽东为何多次“感谢日本侵略”?
  • 揭秘:古人如何检验新娘的贞操(图)
  • 蒋介石日记如何评价毛泽东
  • 古代女子如何散发性感
  • 顶一下
    (5)
    62.5%
    踩一下
    (3)
    37.5%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