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中华历史故事网www.lishi54.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民国故事 >

大商传奇:张謇下海的故事(5)

时间:2010-12-20 责任编辑:中华历史故事网 点击:

  
  吴长庆回天津述职时,张謇也一道回国。吴就把庆军在朝鲜的日常事务,全都托给了袁世凯办理。两月后,袁公开投靠李鸿章,很令吴长庆难堪,吴不久郁郁而终。
  
  老板是用来出卖的,哥们是用来陷害的。小袁出色地实践了这条人际关系定律,而在后来的岁月中,他还很成功地干过多次。
  
  张謇、朱铭盘等气愤不平,写信责问袁世凯,并与之绝交。
  
  他们嘲笑袁世凯:随着地位上升,连对人的称谓也变得离奇。“謇今昔犹是一人耳,而‘老师’‘先生’‘某翁’‘某兄’之称,愈变愈奇,不解其故?”并指出袁有野心:“以司马往日之为人,疑其不应如此;以司马今日之行事,恐其不止如此。”
  
  命运无常,无人能测。
  
  30年后,张謇既非当日的幕僚书生,袁世凯亦非当日的武夫。因为立宪、共和,曾经割袍绝义的二人,在现实政治面前,开始第二次握手。由此形成北袁南张、一个在朝、一个在野、南北互动、呼吁立宪的格局。
  
  1911年(农历辛亥年)5月11日,张謇进京途中路过彰德(安阳)。此时,慈禧已死,袁世凯被迫下野,正蛰居彰德附近的洹水河畔。对这样一只政治潜力股,张謇当然明白其投资价值,但对是否亲自拜访仍有顾虑。大家现在都是有身份的人,毕竟绝交多年,陡然见面,如果冷场,恐怕颜面很难看。在同行人员劝说下,张謇终下访袁决心,并仔细商讨会晤细节。
  
  这次会面从下午五时一直进行到深夜十二点,随行者刘厚生回忆说:“我们同车的人一觉醒来,见张謇登车含笑对我们说:‘慰亭(袁世凯字)毕竟不错,不枉老夫此行也。’”
  
  数小时的“道故论时”,内容应当极为广泛,交换时局的看法想必是最重要的内容。这次见面,张感觉袁的见识非同一般,远在碌碌诸公之上;袁对张关注的导淮事业给予高度评价,并以人民利益相标榜,获得张謇极大好感。临别时,袁表示,如有出山之日,当一定遵从民意,希望张謇给予多方合作。
  
  对这次会晤,张謇抵京后意犹未尽,致函袁世凯称:“30年别离,世事沧桑,一夜畅谈,慨系横生。”洹上会谈,使袁张多年的芥蒂进一步消弭,为日后张謇拥袁作了极重要的铺垫。
  
  当年10月,为了庆祝大维纱厂正式开工,张謇赶到武昌。10月10日上午,张謇过江在汉口等船,晚八时登轮返沪。船开动时,他发现长江对岸起火,“舟行二十余里,犹见火光熊熊上烛天也。”张謇没有想到,他居然亲眼目睹了武昌首义的烽火。
  
  武昌起义,举国震动。作为立宪运动领袖,新兴实业家代表,张謇的心中对革命及其可能带来的动乱充满了担心。但眼看星火燎原,江山变色,一向务实的他经过一段时间观望后,迅速转向共和,辫子剪了,日记也换成阳历。通州很快宣告独立,“地方秩序如常”,大生资本集团毫无损失,张詧出任地方总司令。
  
  不久,孙中山来信邀请张謇到南京担任民国内阁实业总长。然而,去了一趟南京,张謇反而更加坚定了弃孙投袁的决心。很多年以后,后人在张謇的日记中发现,南京会面后张謇对孙中山的评价,仅仅四个字:“不知崖畔。”说白点就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和浪漫,没谱。
  
  实际上当时民国政府政令不能出南京城,军饷都发不出来。这样的政权能有什么前途?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政治经济学原理,张老板比革命党领袖们更清楚。
  
  伤逝
  
  1915年2月,张謇辞去袁记政府农商总长,标志着他一生全国性政治活动的结束。1915年后,他把更多精力放到南通自治上来。
  
  从此,大生集团被张謇当做一台现金提款机,资本的运用经常服从于张謇个人的热情和理想,大量资金被抽调到那些公益事业中。在南通,大生集团俨然取代了政府的角色,而张謇则成了实际上的南通市长,他的目标是将南通建成“新新世界[12.600.24%]”。
  
  南通建设是全方位的。根据张謇自己的总结,大生集团哺育了大量公益机构,包括240多所小学、6所专科学校、1座博物馆、1座图书馆、1个气象台、16家慈善团体等。南通自治耗尽了张謇后半生的心血,也让他很有成就感。
  
  政治家张謇被鲜花与掌声包围,企业家张謇的危机却在悄悄逼近。
  
  1920年至1921年,上海报纸天天刊登大生的股票行情,大生股票非常抢手。此时,大生集团已拥有纱锭13.7万多枚,银行、钱庄争相贷款,大生进入黄金时代。
  
  1922年,持续走红的纱布市场突然暴跌,棉贵纱贱,向来赢利的大生一厂亏损39万多两,二厂亏损31万多两。
  
  大生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就此来临!
  
  这些年,大生投资扩张过快,以大生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企事业,实际上成了一座“倒金字塔”,投资总额达到3300万两,大生的基础已不足以支撑。小马拉大车,肩头使命过多,大生纱厂终于累趴下了。
  
  人才少,管理乱,跑冒滴漏严重。
  
  离开大生后,刘厚生曾感慨万千:“大生各实业事无巨细,表面上都要向张家兄弟请示,但他们对下面的实情并不完全了解,让人钻了不少空子。集团内人才匮乏,特别是各盐垦公司,除了江导岷可以独当一面,几乎没有第二人可以信用。”
  
  不过,过度分红、杀鸡取卵才是让大生走向衰败的致命毒药。
  
  一战期间,有一年年终结账,大生付给股东的息金竟然高达50%。刘厚生在报上看到这个消息,觉得“骇人听闻”,写了一封长信忠告张謇:“欧美各国股息最多不过3%,上海、无锡各纱厂股息也没有超过10%的。通州人总以多付股息为荣,而不知其违反经济原理,风险非常大。”但这些忠告并未引起张謇注意。
  
  另外,汇率问题也让大生雪上加霜。此时,一战已经结束,欧美经济开始恢复,外币大幅升值,战前订购的生产设备实际售价大涨,困境中的大生已没有能力提货。
相关文章推荐:
  • 鲁迅的故事 鲁迅小故事七则
  • 耶稣的故事
  • 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
  • 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
  • 四大民间故事
  • 十二生肖的神话故事
  • “年”的传说故事
  • 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
  • 项羽与虞姬的凄美爱情故事
  • 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
  • 顶一下
    (20)
    69%
    踩一下
    (9)
    31%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