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中华历史故事网www.lishi54.com

郝梦龄:第一位战死沙场的中国军长

时间:2017-07-10 责任编辑:中华历史故事网 点击:
  1937年7月7日,中国,北平,卢沟桥。一场让所有中国人永世铭记的旷日持久战争由此拉开序幕。
  
  在我们通常的认知里,抗战中最早牺牲的中国将领是佟麟阁和赵登禹。至今,北京仍有以两位将军命名的街道。然而事实上,佟麟阁牺牲时的身份是29军副军长,而赵登禹则是132师师长,两人的上将军衔均为追授。抗日战争中,中国第一位真正以将军身份牺牲的将领叫郝梦龄。
  
  这一个绝大多数中国人可能从来没听说过的名字,却是抗日战争爆发后阵亡的第一位中国军长,殉国时年仅三十九岁。郝梦龄,1898年2月出生于河北藁城的一个穷苦家庭,只上过3年私塾,便被送到一个杂货店当学徒。说是学徒,其实只是打洗脸水、扫地、烧柴火。而且还会经常挨打受虐待,最后郝梦龄愤而出走,投奔到远房亲戚魏益三手下。魏时任东北奉军三十军军长,他把郝梦龄送往陆军军官小学,后来又考入保定军校。
  郝梦龄:第一位战死沙场的中国军长
  1921年,郝梦龄到魏益三手下任营长。当时,郭松龄是奉军第十军军长,而魏益三是郭的参谋长。那几年军阀混战,郝梦龄于是效力于不同的派系。1926年所部归属冯玉祥的国民军,任第四军第二十六旅旅长。1927年参加第二次北伐战争,由于作战英勇,被提升为第四军第二师师长。到1930年中原大战结束后,郝梦龄兼任郑州警备司令,后升为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军长,1935年被授予陆军中将军衔。其实,郝梦龄军职的升迁,与“倒来倒去”的混战不无关系,每当部队倒向另一方时,他的官职就会提升一次。但据其妻后来回忆说,军阀混战中人民遭殃,郝梦龄“深为忏悔和痛恨”。
  
  抗战爆发后,郝梦龄率部参加忻口保卫战。出战前,郝将军对儿女们说:我爱你们,但更爱这个国家,如果国家亡了,你们就没有好日子了。我没有钱,如果我死了,你们就进国家设立的遗族学校去读书,记住要好好读书!
  
  忻口是日军从晋北通向太原的最后一道防线。1937年9月底,日军在平型关遭八路军115师重创后全线撤退,集结在代县附近,准备拿下忻口,直取太原。1937年10月4日夜,郝梦龄率部抵达忻口。当夜,他在布防前召集营以上军官讲话时说:“此次抗战是民族战争,胜则国存,败则国亡,所以只许胜,不许败。军人的天职是保国卫民,现在民不聊生,国将不国,就是我辈军人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实感可耻……现在大敌当前,我决心与全体官兵同生死,共患难,并肩战斗。”
  
  10月10日凌晨2时半,郝部前沿阵地与敌人接火,守军击退了日军的装甲车、坦克,并烧毁了日军的汽车。当日,郝梦龄在忻口前线写下阵中日记:“今日为‘国庆’纪念日,回忆先烈缔造国家之艰难,到现在华北将沦落日人之手,我们太无出息,太不争气。”
  
  10月11日拂晓,日军第五师团长板垣征四郎派5000步兵,以飞机、重炮、坦克作掩护,连续猛攻忻口西北侧南怀化阵地。当时援助忻口的军队大部还在途中,郝梦龄即到前沿阵地指挥。
  
  10月12日,南怀化被日军占领,敌我双方在忻口西北、南怀化东北高地展开激烈的争夺战。日军在我阵地进行肆无忌惮的狂轰滥炸,平均每日造成伤亡一千多人,最激烈时一天伤亡达数千人。但第九军官兵顽强阻击敌人,每天争夺战多达十几次。郝梦龄在当天的日记里写道:“往日见伤兵多爱惜,此次专为国牺牲,乃应当之事。此次战争为民族存亡之战争,只有牺牲。如再退却,到黄河边,兵即无存,哪有长官?此谓我死国活,我活国死。”
  
  10月15日,郝梦龄早饭后仍在第一线督战。当天夜里,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增派七个旅交郝梦龄军长指挥,由正面袭击,左右两侧同时出击策应,以期夹击敌人。他最后一次写日记:“10月16日凌晨两点,对南怀化之总攻打响。”
  
  16日凌晨,中国军队分数路扑向日军阵地。时任郝梦龄参谋处长的李文沼回忆:这时敌已发现我军动向,机枪小炮一齐射来,我请他进指挥所洞内休息。郝军长说,“我在前线督战是自己的任务,是自己的本份,岂能畏缩不前?”
  
  官兵们再三劝阻,郝梦龄只是说:“瓦罐不离井口破,大将难免阵前亡”。
  
  凌晨五时,他率领第五十四师师长刘家麒、独立五旅旅长郑廷珍等将领继续带兵前冲。日军溃退以猛烈火力掩护逃跑。此时郝梦龄等将领已深入敌人散兵之前,终不幸腰部连中二弹殉国。
  郝梦龄:第一位战死沙场的中国军长
  郝梦龄年仅39岁的生命就此定格。
  
  他殉国后,士兵在其衣袋里,发现一封尚未发出的致友人信:“余受命北上抗敌,国既付以重任,视我实不薄,故余亦决不惜一死以殉国,以求民族生存。此次抗战,誓当以沙场为归宿。”
  
  10月24日,郝梦龄的灵柩由太原运至武汉。1937年11月16日武汉各界举行公祭,后以国葬仪式将郝梦龄遗体安葬在武昌,一万多人参加了葬礼。随同灵柩一同抵达武汉的还有郝梦龄遗书《与妻书》。书中,郝梦龄对夫人剧纫秋说:“余自武汉出发时,留有遗嘱与诸子女等。此次抗战乃民族国家生存之最后关头,抱定牺牲决心,不能成功即成仁。为争取最后胜利,使中华民族永存世界上,故成功不必在我,我先牺牲。我即牺牲后,只要国家存在,诸子女教育当然不成问题。别无所念……倘吾牺牲后,望汝好好孝顺吾老母及教育子女,对于兄弟姐妹等亦要照抚。故余牺牲亦有荣。为军人者,对国际战亡,死可谓得其所矣!书与纫秋贤内助,拙夫龄字。双十节于忻口。”
  
  这番凿凿言语数十年后听来,依旧有马鸣刀快的铮铮弦音,民族危亡之际,即若地方军阀的杂牌军中,也同样有铁骨昂然。汉口《大公报》其时评说:“民国以来,军长之因督战,而在沙场殉职者,实以郝将军为第一人。”
  
  1937年12月6日,蒋介石亲自为郝梦龄将军撰写祭文曰:“娇娇郝君,一军独领,身先士卒,纵横驰骋。神皋禹甸,寸土寸金,有寇无我,人同此心。仗兹精诚,虏入吾掌,一尊妥殓,尚其来享。”
相关文章推荐:
  • 郝梦龄:就是剩下一个人 也要守这个阵地
    顶一下
    (1)
    50%
    踩一下
    (1)
    5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