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中华历史故事网www.lishi54.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中国故事 >

周恩来与尼克松握手照片的幕后故事

发布时间:2010-11-23 11:30:03 来源:中华历史故事网 点击:

 

  1972年2月21日周恩来在机场迎接尼克松首次访华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张照片,自它被公布那一刻起,就注定成为摄影作品之经典。当美国总统尼克松紧紧握住周恩来的手的第二天,它就跨出国界,很快登上世界各大报纸版面,旋即被西方人冠以“中美交往的珍贵瞬间”、“经典时刻”。但静心细品,方发觉这照片拍得的确精彩,拍摄者有对中国当时政治气候的独特把握能力。
  
  如果说法国文学家普鲁斯特凭一部《追忆似水年华》奠定了自己在国际文坛的独特地位,那么,拍摄出此照片的中国政治舞台上当时最活跃的摄影家杜修贤,完全可以凭此照片,跻身国际摄影家行列。原因之一就是:拍摄者可能与所有当时的西方摄影记者相比,有对当时中国政治时局更深的理解与把握;尤其重要的是,通过拍摄,把这种理解与把握,酣畅淋漓地展示出来。
  
  在数码相机普及到幼儿园的今天的年轻人眼中,老杜的那张照片,可能几乎没有什么太特别之处。不过就是周恩来有些往后仰,而尼克松稍微有些主动罢了。但就这一刹那间动作的捕捉,几乎是很多摄影记者无法完成的任务。因为,当年的周恩来所处的政治环境,在今天看来,可以说是很险恶的。周围几乎没有支持他拥护他的当年一起长征过来的老战友,他的周围,只有“四人帮”及其爪牙们。
  
  在这种环境下,要不偏不倚地处理好对美关系,成为了周恩来一生中最大的挑战之一。他私下曾叮嘱过老杜,一定要拍出美国人是“主动前来”拜访的味道的照片出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不被“四人帮”抓住“倒向美帝国主义”的政治把柄。而如何能拍出这种感觉,则要依靠老杜的临场发挥了。而且,关键一点是,老杜还不能出一点纰漏,因为,这是在全世界瞩目下,经过三十多年的彼此敌对与无交往,中美两国领导人的第一次握手,不可能有补拍的机会的。
  
  结果,用当年的流行语就是,老杜胜利地完成了周总理交给他的政治任务,而且完成得非常出色。
  
  周恩来与尼克松的握手照,在国内所有大报纸上刊登后,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而几十年过后,当我们来到当年随美国总统尼克松一起来中国的美国著名杂志《生活》网站,找到当年美国拍摄者拍摄的照片后,不难发现,美国人的确比中国人简单多了,他们没有政治上的太多考量,也没有政治环境意义上的过多思考。他们关注的,不是谁主动谁不主动,而是更急着使自己成为在美国本土发出两国领导人握手照片的第一人。
  
  显然,政治制度上的不同,和中美两国文化背景的大不相同,造成了彼此各自关注焦点的不同,甚至有些南辕北辙。
  
  周恩来关注的,不是电视直播,因为当时的中国,不像今天,几乎所有中国人的家庭里,都没有电视。人们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还是报纸,而报纸中的王中王,不是别的,就是《人民日报》。而照片是第二天必须在《人民日报》头版刊发的。所以,周恩来更关注的是静态的照片,而不是其他。因此,拍出一张不让自己显得主动的照片,就真的显得十分重要。
  
  反观尼克松,他则把到达中国的时间,安排在美国的电视“黄金时间”。因为,根据《尼克松回忆录》,之所以这么安排时间,是因为他要给自己的连任竞选,打下更好的选民基础。
  
  结果,中美在彼此交往中,取得了各自想要得到的:历史被创造了出来,世界被震动了一番。

相关文章推荐:
  • 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
  • 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
  • 鲁迅的故事 鲁迅小故事七则
  • 耶稣的故事
  • 四大民间故事
  • 十二生肖的神话故事
  • 中国军人最有血性的一张照片
  • 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
  • “年”的传说故事
  • 项羽与虞姬的凄美爱情故事
    顶一下
    (29)
    93.5%
    踩一下
    (2)
    6.5%
    推荐